政府估計將於2030年開始,對電動車徵收汽燃費,依馬力計算,最高收取15720元!
在台灣最熱絡的級距中,賣最好的兩台國產休旅,撇除品牌情節,用產品實力說真話,到底Honda CR-V和MG HS誰更值得推薦?
第三方充電服務商U-POWER公布2024年營運成績,無論站點數、充電量、營收都大幅成長!
Hyundai Custin只有單一動力,基本上就是看配備需求來挑,兩版本價差僅17萬不算多,選入門的就夠用?還是直上頂規更香呢?
中華J Space廂車設計、配備朝向家用車靠攏,買來商用、自用都OK!有2人座、5人座及8人座共多達七種車型,如何選最適合大眾買家?
不管是油電車還是純電車,都少不了動能回收的存在,這套系統到底回收了甚麼?又該如何善用才能增加續航里程呢?
回顧本周台灣車壇,BMW帶來新一代X3、小改GR Yaris也登台,至於電動車主關心的「汽燃費」何時徵收?交通部也給出答案!
XC40 Recharge不但是Volvo賣最好的EV,掛牌也名列前茅,直到BMW iX1這個勁敵出現,頗有後浪推前浪之勢,究竟兩車的產品力誰比較強?
Kia Stonic在國內開賣2024年式車型,陣容縮編後僅供應輕油電版本,配備並隨年式更新有所增減!
「兄弟車」Toyota bZ4X和Subaru Solterra,同步在日本推出新年式,調整不大,算是「小彩蛋」等級的變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