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改款BMW X3來了!邁入第四代車型之後,科技性和精緻度又進化一個層級,跟著我們一起看個仔細!
全新STLA Frame大樑式底盤將成為Jeep、Ram等品牌新一代車種的開發基礎,滿足越野、載重、曳引等重度使用需求。
n7作為國產第一台電動車,背負重大期待,甚至關係到納智捷未來,n7能過通過超級測試的考驗嗎?
隨著北美Subaru嘉年華展開,先前大搞神秘、僅放頭燈示意的BRZ「新車型」終於揭曉,答案就是操控進化的tS版!
鴻海宣布與德國ZF集團建立合作關係,雙方將共同開發乘用車底盤,持續布局電動車市場!
大改款AMG GT標配四驅,以及更強大的電控底盤,還能選配2+2座配置,台灣預計明年第一季導入!
SUBARU除了在全電動與自駕技術的研發上花了不少功夫,在底盤科技的發展更是有一套獨特見解
家庭SUV的底盤,要求不多也不難,好開、舒適是基本條件,然而休旅車高重心,雖然換來更好的視野,但要是坐起來像條破浪的船左搖右晃,配備再齊全、豪華都是枉然,這次的5部車,其實都有相當水準,但同場就是免不了比較,也更容易產生高低之別。
Subaru的水平對臥引擎及對稱式全時四輪驅動系統,一向被視為品牌指標技術,分別擁有低重心及更佳的抓地力兩項優勢,在台灣被暱稱森林人的Forester,同樣承襲以上特點,小改款後,又進一步對X-Mode與懸吊系統進行微調,保有SUV既有的舒適性之餘,尚有相當程度的越野樂趣,與都會型SUV多了份差異。
既然是微型車,操控身手追求的是靈活、好上手,而一旦靈活,就算動力小,跑起來仍是開心,forfour做了很棒的詮釋,要上山拚速度可能是為難他,但在市區靈活穿梭,絕對在行!
全新CR-V的底盤調性,一樣是輕鬆好上手,並針對細節著手精進,車輛的一舉一動更容易掌握,讓你將車內的家人伺候地服服貼貼。
論舒適與操控,GLC Coupe先天的底子就不差,而GLC43 Coupe還標配了氣壓懸吊,反覆切換體驗,最硬朗的運動模式最對味!
雖然說,CLA250本身的底子不差,加上跑車化懸吊,操控樂趣是有的,但在房車產品的定位下,賓士向來的舒適成分依然不少。
小型車底盤普遍採前麥花臣、後扭力樑的懸吊配置,City也不例外,但就像俗語說的「同款,不同師傅」,相同結構也能有迥異的駕馭感受,而Honda車輛向來帶有相當程度的操控本質,這也是此類代步用車鮮少著墨的部分。
以國產中型房車用車習慣,向來以舒適的乘坐感受為取向,不過在Elantra身上,卻又多了一點沉穩個性,通常隨著車速上升,心中不安定的感受也隨之而來,不過它卻能讓人撇除這道疑慮。
Volkswagen正式推出了大改款的Caddy,除了外貌及內裝質感進化更適合家用之外,搭載了MQB底盤也讓這輛車的動力方面有更多的選擇。
賓士終於正式透露AMG Project One更多的細節,主要是大家所關注的F1等級動力系統,同時懸吊底盤也首次亮相,讓人訝異的是,連懸吊都帶有濃郁的F1影子!
Subaru於本屆紐約車展發表了全新第五代Impreza,為首部採用Subaru Global Platform模組化底盤平台的車款,同步推出四門與五門車型,預計在2016年第三季於北美市場上市。
Land Rover入門車款Discovery Sport推出小改款車型,不只外觀與內裝皆有變化,還有新動力系統與嶄新底盤!
Ford在2018年摩根大通汽車產業大會上,公布了自家的模組化平台計畫,表示除了搭載於新一代Focus上的C2底盤外,還會推出新的4款平台,同樣為模組化設計,以這5款平台「打天下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