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C-HR雖為運動化車款,但車身離地高度適中,能輕鬆地上下車,進入後座,並無法感受到它較同級距對手,擁有更長的軸距帶來之優勢,首先是偏小的後窗設計,加上自B柱向下傾斜的車頂,不僅犧牲頭部空間,亦給後座乘員帶來較大的壓迫感。
以身高158cm、體重45kg的成年女性入座,後座膝部所剩空間約2個拳頭,若身形再大一點的乘員入座,恐怕會稍嫌擁擠,而後座中央地板隆起略高,也影響到中間乘客的腳部擺放。即使後座乘坐表現不如期待,但車門兩側的置物隔板規劃恰到好處,仍可放得下600c.c.的寶特瓶與其他小物。
【編輯評論】
因外型受限而失去先天優勢
單就車身尺碼來看,C-HR相較國內同級距對手,無論在車長與軸距上均有著先天優勢,但由於車身外型設計,後座空間被犧牲,就先前我們試駕過HR-V、CX-3、Vitara看來,在車室空間部分,C-HR和CX-3表現相近,空間均非其強項,Vitara則有中間水準,後座無論頭部與膝部空間,都還算有彈性,其中又以HR-V將寬敞與實用性發揮得極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