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M3的排氣聲浪如果過於安靜反而是缺點!就算影響隔音成績也能體諒,而且實際上不會覺得是噪音,至於胎噪部分,就產品特性來說,總不能在M3配舒適胎吧!尺碼碩大的性能胎吵一點同樣可以理解。
前座腰部側面可以充氣調整,就算放到最鬆,側面包覆依舊相當緊,加上乘坐感偏硬,真的很有賽車椅感受,而腿部兩側也相當高,讓進出車室變得困難,影響了日常使用性,但相信這對性能重度狂熱者不會是大問題!
後方乘坐感大致上與一般3系列無異,不過因賽車椅背造型影響,稍微佔去一點後座膝部空間,不過依舊可以讓成人男性輕鬆入座,倒是M3缺乏中央扶手,德國原廠並沒有提供選配,這點有點奇怪,也多少影響了手靠舒適度。
由於Racing Package的賽車椅座點低,前後視野也會和一般3系列有些差異,實測數據在正常水準,可視範圍還算好掌握。
兩側後視鏡都有盲點偵測、外緣廣角設計,鏡片造型偏方正,且沒有特別向外延伸的設計,照射角度算是普通水準。順帶一提,雖然鏡片造型與一般3 Series相似,但後視鏡外殼的「牛角」造型是自E90/E92世代以後M3的專屬設計。
360度就比照一般3系列,只有左側A柱與B柱的遮擋範圍略多一些,其他部分還不錯,整體24.1%的成績在同尺碼房車中也稱得上優異。
過往測試過320i M Sport和330i M Sport,成績都落在4.7m,換成胎寬、輪距都增加的M3,迴轉需要的空間也跟著提升,而且差異幅度頗為有感。
M3電子化程度高,很多功能都有不同模式可以選擇,而選配Racing Package之後,會另外有Road、Sport、Track三種模式可以選擇,Sport會關閉所有駕駛輔助系統(像是車道偏移、預警煞車這些系統),這對於激烈操駕來說是相當便利的設定,以往為了避免激烈操駕時駕駛輔助系統的介入(稍微吃線就修正方向盤、跟車太近幫你煞車),總是得一項一項個別關閉,如今有這功能後一鍵搞定,而Track模式需長壓按鍵才可進入,會進一步關閉中控台螢幕,減去不必要的資訊,造成可以干擾駕駛的可能性。
初下場,我們將避震器選擇最硬的Sport Plus,引擎、轉向、剎車則是設定Sport,並將動態穩定系統選擇MDM,但很快地發現油門反應實在過於敏捷,搭配上強悍的動力,出彎總是動力釋放太快、太多,造成車尾過多滑動而浪費時間,後來把引擎油門反應調為Efficient,出彎加速就順暢許多,當然,可以說小鍾未能完全馴服M3,但在測試時間有限制的情況下(也需要顧及輪胎磨耗),只能找尋最適合自己的操駕方式。
電子懸吊在最硬的情況下,在震動測試有出色表現,也能提供無法挑剔的操控支撐性,不過底盤操控的優劣,絕對不是只跟避震器軟硬有關,真正讓人印象深刻的是,這副底盤似乎隨時都可以讓輪胎緊貼地面,展現優異的抓地力性能,且進彎動作靈活又乾脆,倘若真的速度太快,底盤也會明確的將訊息傳遞給駕駛,縱使動力相當大,但依舊讓人有信心的逐步探索極限!
但不可否認,在這極小場地裡,要將510hp完全釋放的壓力實在不小,尤其又是後輪驅動設定,油門多一分輕則甩尾,重則失控衝出跑道,相較於450hp、四驅設定的RS 4,探索M3極限的門檻實在高了許多,若仔細看挑戰單圈的小影片可以發現,有兩個彎處理的相當保守,但縱使如此,M3依舊跑出42.5秒紀錄,輕鬆的勝過RS 4,若再多一點時間探索,M3絕對可以進入41秒關卡!
而為了增加駕駛樂趣,也為了展現電控系統的高竿程度,DSC動態穩定系統完全關閉後,可以再自行調整10段循跡介入程度,駕駛可以更細膩的決定電控介入程度,目的讓車輛處於滑與不滑的臨界點,創造更快過彎速度的可能性。
雖然循跡系統可以進行10段調整,但若要甩尾,當然還是DSC Off全關!BMW M部門開發主動式後差速器行之有年,會視車速、油門開度、車身動態等資訊調整鎖定比率,當你想炫耀一下甩尾技巧時,盡情的補下油門,再收放調整動態,主動式差速器總是提供最佳的鎖定比率,讓你一路橫著走!
M3 Competition搭載代號S58的3.0升直六雙渦輪引擎,採用高強度鍛造曲軸,汽缸壁低阻力塗層,還有少見的3D列印汽缸蓋設計,渦輪尺碼也比前代的S55引擎更大,最大輸出510hp/6250rpm、66.3kgm/2750~5500rpm,扭力峰值的範圍相當廣,搭配8速手自排變速箱,0~100km/h原廠成績為3.9秒。
開啟彈射起步功能方式和過去測試的X4 M Competition相同,將DSC Off、使用S3檔位,同時踩下煞車與油門踏板,儀錶便顯示相關字樣,比較特別的是,原廠資料提到這具變速箱有為M3 Competition進一步調教,且採用新的扭力轉換器,實際使用相當有感,對於彈射起步功能的開啟條件更寬容,更經得起連續全力衝刺,不像先前X4 M Competition每用一次就需等到恢復正常溫度。
彈射起步功能的轉速落在2500rpm左右,並且系統會自動進入2檔進行靜止起步,加上循跡系統控制動力輸出,避免後輪原地空轉、打滑的情形,最後0~100km/h跑出4.09秒,既然已經有科技避免起步的人為失誤,會和原廠數據之間有落差主要是路面品質,可以感受到起步初期車輛在等待抓地力足夠,才能完全釋放動力,確實是大馬力後驅車辛苦的地方,後頭的再加速比較能看出實力,不論0~400m或是加碼的100~200km/h成績,忠實反映500hp等級水準。
M3 Competition的煞車有Comfort與Sport兩種模式,進行測試使用踏感更即時的Sport,創下超級測試100~0km/h最佳成績,只用了31.78m,比911、718 GT4等純種跑車還厲害,過程安穩俐落,而正常行駛情況將煞車模式放在Comfort,制動力線性、資訊明確,能知道踩多少會減速多少,增加駕駛信心,要多花59.3萬元選配M碳纖維陶瓷煞車系統的必要性不會太高。
測試時段在氣溫36℃的夏日午後,整段市區都沒有啟用怠速熄火功能,就算路況還算順暢,就足以讓油耗成績打折扣,而高速路段跑出12.7km/L,對於性能強勁的M3 Competition算是很不錯了,相信節能性對車主們來說早有不在意的心理準備,參考即可。
過去接觸過同引擎的X4 M Competition,當時覺得這車有隨時要戰鬥的衝勁,到了M3 Comprtition,底盤更能對應強勁的六缸動力,性格也變得收放自如,就算要代步使用也沒有太大壓力,四門房車的架構下,空間還是維持合理實用性,再從高性能車款的角度來看,就算低陷、包覆性強的賽車椅加上硬朗的懸吊,舒適度有所犧牲,對於熱血派的M Car車主應該不成問題,因為新的M3還是M3,不會是「小M5」。
動態方面的表現,M3 Competition不意外地在各項都是高標水準,510hp+後驅,原本該是掙扎場面的0~100km/h加速,在科技從旁輔助下,難度大幅降低,人人都有機會挑戰原廠數據,煞停測試更創下最短距離紀錄,至於考驗操控的賽道部分,在還沒發揮車輛100%實力的情況下,就已經快過同級的RS 4 Avant,而且挑戰性與樂趣更高出不少,就算成為能輕鬆代步的新世代M3,發起威來還是充滿感官刺激的武鬥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