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為了讓底盤吸震性數據能夠橫向對比,每次測試我們都掌握以下標準流程
1.以P Box作為車速判斷:由於各車時速錶各有不同誤差,為了精準掌握車速30km/h、60km/h,因此以GPS訊號的P Box為車速依據。
2.震動計算起點統一:起始點為前輪壓到第一根減速條,震動儀產生G值開始計算。後輪壓到最後一根減震條、震動回復近於0時為計算終了。在車速一致、計算起終點都相同之下,所測得的震動數據即可橫向對比。
名詞解釋
瞬間最大G值:儀器所測得的瞬間最大值
三關卡震動時長:車身開始震動計算,到恢復平穩截止,將三關卡各自震動時間相加總合,時間愈短,可解釋成穩定性愈好。
三關卡G力總和:在車速、計算區段都相同的情況下,把同一段時間裡的震動值相加,若總值愈小,代表吸震性佳,需特別說明的是,這總和值不代表總受力,而是希望大家較容易理解且能相互對比的數據。
Kuga懸吊阻尼軟硬適中,設定上帶有歐系車的柔韌特性,底盤回饋豐富但不影響舒適性,低速狀態下能有效吸收路面突起,壓過連續左右起伏的二次晃動也較不明顯,震動力總和僅302.8G,表現出色。
懸吊阻尼柔軟的RAV4行駛一般路面舒適性尚可,但壓過突起物時的「生硬感」相對強烈,最大G值高出對手不少,且對車身晃動的抑制能力也不甚突出,影響整體穩定性,震動力總和來到617.9G。
CR-V底盤設定同樣以舒適為出發點,對應路面突起的衝擊感尚能有效吸收,然而遇上連續左右交錯關卡,阻尼對二次晃動的抑制能力不足,導致車身回穩速度較慢,使得震動時長與G力總和增加,僅略優於RAV4一些。
時速60km/h之下Kuga的整體舒適性依舊,懸吊阻尼照樣對路面衝擊有效吸收,最大G值甚至還低於RAV4在30km/h的表現,且高速狀態下對於二次晃動的抑制相當出色,震動時長僅有1.331秒,震動力總和也只有444.22G,整體來說相當優異。
車速提高後,RAV4的懸吊阻尼依然難以消弭較大的震動衝擊感,最大G值再次飆升,且因連續左右交錯關卡帶來的二次晃動較為顯著,突顯穩定性不足的弱勢,最終震動力總和高達817.48G,舒適性敬陪末座。
高速狀態下CR-V的懸吊吸震效果不俗,最大G值落在合理範圍,主要問題仍在偏軟的阻尼設定使得車身晃動易於察覺,儘管震動時長比起時速30km/h來得低,但整體穩定性和紮實度仍不及Kuga。
大改款Kuga的隔音工程進行強化,EcoBoost 180旗艦型標配與EcoBoost 250 AWD車型相同的NVH車艙寧靜旗艦套件。相較於RAV4和CR-V在行駛時,Kuga不論引擎聲浪、底盤胎噪或風切聲都相對較小,對外界噪音抑制得當,從數據中也能獲得驗證,尤其是在時速110km/h時差異顯著,看得出原廠確實下了一番功夫。
Kuga座椅泡棉設定偏硬,背部支撐感受較多,兩側包覆性一般,對應長途旅程的舒適性尚不成問題。駕駛座具備8向電調,不過儘管將椅面降到最低,著坐點仍比其他兩車來得高。
後座延續前座高著坐點的設定,外加配備全景天窗,頭部空間顯得不若對手寬裕。此外,因採客貨車認證關係,座椅可滑移距離受限,連帶影響膝部空間,椅背角度也較挺,乘坐需要適應。
RAV4椅面剪裁服貼,泡棉設定相對柔軟,兩側側翼也能提供該有的包覆性,舒適性到位。駕駛座除8向電調外,還附設2組記憶,雙前座則都具備加熱功能,配備相對齊全。
後座座椅符合人體工學,腿部支撐性出色,且椅背剪裁也略帶包覆性,加上具備多段角度調整,儘管空間不如CR-V,但乘坐感還不錯。
CR-V座椅泡棉設定同Kuga一樣屬於偏硬挺一派,椅面及椅背的厚實側翼為激烈操駕時帶來良好的包覆性,支撐性也頗具水準。然而VTi-S車型並未配備電調座椅,雙前座皆為手動調整,對比Kuga及RAV4稍嫌陽春。
後座橫向寬度及膝部距離都勝過另外兩車,且底板中央隆起高度最小,在空間上取得絕對優勢。此外,CR-V的椅背角度調整幅度較廣,可斜躺程度比RAV4還大,唯獨椅面較平略影響大腿支撐性,但整體來說乘坐舒適性不俗。
前視野部分,Kuga與另外兩車差異更大的地方在於後視野,主要因後擋面積較小且車身腰線較高,為了外型動感,總得做出一些妥協;至於RAV4及CR-V表現則在伯仲之間。
三車後視鏡均無廣角設計,Kuga後視鏡造型偏長型, 且略有向外延伸,雖左側視野不及RAV4及CR-V,但右側倒是扳回一城。另外,Kuga及RAV4都標配盲點偵測,變換車道時若遇上後方來車會於後視鏡上以燈號閃爍提醒;至於CR-V則是配有右側攝影機,打方向燈時可以輔助右後方視野,但便利性與完整度仍不若對手。
CR-V相對較細的A、B柱設計使得此部分盲區較RAV4及Kuga來得小,不過厚實的C、D柱又導致後方盲區增加,全車盲區佔比為三車最高。RAV4和Kuga則相反,後方盲區都不似CR-V那麼大,其中又以RAV4在此項目中勝出。
三車迴轉半徑不相上下,實測皆落在約5m左右的範圍,於都會區穿梭或迴轉都屬輕鬆; Kuga實測數據相對小一點,不過實際迴轉起來各車體感差異有限。
Kuga底盤是由Focus進化升級而來,在Focus操控為同級翹楚的情況下(尤其是ST Line),自然讓人對Kuga報有期待。Kuga特別強調車體剛性優異,這是操控的關鍵底子,若是剛性不好,懸吊設定再優異、配胎等級再高都無用!有了強健體質的Kuga,縱使1.5車型懸吊設定趨於舒適,但依舊有良好的操控性,最後跑出48.4秒最快時間,不負眾望成為本次最速者!
Kuga後下支臂為鋁合金材質,跟一般鑄鐵件相比,重量較輕、強度也會比較好,有助於懸吊作動反應更明快、直接,鋁合金支臂在性能車款、高級品牌中常看到,但在平民百萬SUV倒是稀有,多少也展現福特對於Kuga底盤的用心程度。
Kuga 180避震器阻尼設定趨向舒適,在震動測試裡頭有出色的表現,轉換到賽道,懸吊能提供的支撐性比預期還高,讓車頭在進彎瞬間有良好的精準度,轉向精準性是三車最好的;225/60R18的Goodyear Eagel LS2配胎,雖然強調舒適、低磨耗,但實際發揮的側向抓地力,都比另外兩車來得略好些許,再加上設定精良的底盤,單圈贏過CR-V也就不讓人意外了!
直線全力剎車進彎,可以看出Kuga 180姿態穩健,車頭下沉幅度不像CR-V那麼明顯,車尾也不像RAV4 2.0那樣大幅抬起,車身伏仰比另外兩車小了一些,自然有利車身動態穩定性。另一方面,Kuga剎車輔助力道較為線性,有助於駕駛人做出更細膩的控制,自然也就有助於單圈成績。
毫不意外的,RAV4 2.0在這次單圈測時中,成績明顯慢於另外兩車,最快時間是50.6秒,動力是最大的影響關鍵,馬力比起最大的CR-V少了20hp,扭力比起最大的Kuga小了5.6kgm,實在差很多!Hybrid版本才能在動力上與Kuga、CR-V平起平坐,不過價格也高了一截,這次三台車的價格只相差3萬元,極為接近的情況下,RAV4 2.0動力部分就是明顯的弱勢了!與Kuga、CR-V相比,RAV4似乎不善於處理連續變化的小彎,車身重心快速變換時,比較有反應不過來的情形,讓人覺得還好動力沒有太大,不然應該更會讓人手忙腳亂。
從照片來看,RAV4 2.0全力剎車時,車頭下沉幅度與Kuga 180相當,但可以發現車尾上揚更明顯一些,可以間接證明後避震器的伸張阻尼較軟,加深重心前移的程度,除了會加大前輪荷重負擔之外,車尾也有可能變得較不安定,至於實際上,車尾動態倒是依舊受控,安定感合宜,但車頭指向性就不如Kuga 180那般明確,較弱的回饋感,影響了進彎路線的精準度。
我們在四月時,曾在這裡測得CR-V濕地單圈時間為50.4秒,這回是天氣炙熱難耐,最後跑出的時間是48.8秒,比最快的Kuga 180略慢0.4秒。CR-V避震器阻尼比Kuga來得軟,初接觸會有身手不夠好的感覺,但實際上Honda對於底盤調校確實有自己的一套,彎中的支撐性還算不錯,車頭指向性也算是聽話,不過畢竟避震器阻尼就是比較軟,在左右連續變化時,還是會影響車身重心轉換的俐落感,另外配置的Dueler H/L33休旅胎側向抓地力也讓人覺得不太夠,也會影響單圈時間。
全力剎車時,CR-V車頭下沉相當明顯,下沉瞬間甚至伴隨輕微搖晃,再次印證前避震器的壓縮阻尼頗軟,和印象中的「本田風格」不盡相同,但不影響剎車動作,制動表現與另外兩車相當。雖然車頭明顯下沉,但車尾上揚幅度合宜,不像RAV4車尾翹高高,安穩性比較好。
三部車都是前驅設定,動力配置都不相同,Kuga EcoBoost 180採用1.5升三缸渦輪引擎搭配8速自排變速箱,而CR-V搭載四缸架構的1.5升渦輪引擎與CVT變速箱,擁有三車中最大的馬力,扭力則是Kuga EcoBoost 180大一些,至於RAV4仍為2.0升自然進氣引擎,稅賦與數據上相比同場對手顯得比較吃虧,變速箱則一樣是平順訴求的CVT。
在一般情況下,動力充足、順暢,8速變速箱的反應快速,感受輕快且隨傳隨到,對於多數家庭族群來說,攻頂EcoBoost 250版本的必要性確實不高。加速實測的部分,和過往測試Focus ST-Line有類似狀況,變速箱在起步時的保護機制稍微明顯一些,但最後仍繳出0~100km/h加速9.74秒的佳績,通過400m終點則是17.22秒、末速133.85km/h,而體現再加速反應的40~70km/h只花了2.8秒,整體表現可圈可點。
相較兩部小排量渦輪的對手,RAV4的加速力道顯得沒那麼飽滿,切到Sport模式會因為較高的引擎轉速而稍微改善,但整體特性沒有太多區別,還得忍受相對放大的引擎噪音。進行加速實測時,起步力道偏向和緩,比較特別的是在70km/h左右會有一次模擬換檔的動作,之後引擎轉速便維持在6500rpm左右,結果來看,雖然成績看起來只輸Kuga一些,但因為NA特性,日常駕駛中低速扭力的充沛程度明顯不如Kuga。
CR-V的動力輸出非常順暢且輕快,遇到超車或爬坡狀況都能從容應對,CVT變速箱的反應即時,和引擎的搭配成熟好掌握。不像Kuga和RAV4具備Sport行車模式,CR-V採用S檔位進行加速測試,比起另外二位對手,有最直接的起步力道,雖然是CVT無段變速箱,但過程中仍有模擬換檔的狀況,高速的延展性還不錯。
如前面賽道測試說的,Kuga的剎車在一般情況下制動力明顯且線性好掌握,100km/h全力剎停的穩定度也比另外二車更好,多趟測試下沒有明顯衰退,並以些微差距取得最佳成績,至於RAV4和CR-V,雖然數據方面大家是平起平坐,但因為偏軟的懸吊設定,而和Kuga產生安定度的差異,多少攸關到緊急剎車時需要轉向迴避障礙物的情況。
測試當天不論市區或高速,都屬於車流稍多的路況,從結果來看,RAV4兩種路況均取得最佳成績,而三車中唯一擁有怠速熄火功能的Kuga,受到天氣悶熱的影響,空調為了要維持車內溫度,而無法長時間維持停紅燈熄火的狀態,進而影響到市區路況的成績,不過進入高速路況,或許是有了VDE汽缸間歇系統的幫助,便跑出優於CR-V的節能表現。
作為挑戰者的Kuga強項鮮明,挾帶新世代優勢,在科技層面勝過對手,新模組化平台為Kuga帶來出色的動態表現,兼具舒適性及操駕感的調校特性讓人滿意,且車室靜肅性最好,三車最快的賽道成績也驗證了高水準操控,另外在震動測試也是第一名,名符其實的又舒服又會跑!此外,除了有三車最豐富的豪華配備,主被動安全配備最齊全,完善度也最高。
RAV4身為當今銷售神車,然而實測下來,各項關卡都沒有太突出的表現,整體表現只能說中規中矩,事實上,熱銷狀況多少想必也受到進口身分及「牛頭牌」光環加持。CR-V的空間表現良好,性能表現也不錯,至於配備及舒適性尚能滿足基本需求,但畢竟上市也有段時日,戰力多少受到新世代車款的推陳出新而有所削減。
綜合以上,如果你想要一台配備齊全、動靜皆宜、駕駛輔助系統齊全的百萬SUV,我們會推薦Kuga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