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動力4車型 9/21齊發

C 200的EQ Boost是什麼?
在談到EQ Boost前,先說說EQ的涵義,其不僅為M.Benz的子品牌,如先前亮相的純電SUV EQC,也代表電能技術,EQ Boost便屬當中一環,其為Mild Hybrid 48V微油電系統,C 200建立在BSG(驅動式啟動馬達/發電機)架構,將發電機與啟動馬達整合,透過48V鋰電瓶供電/回充,以皮帶與引擎的曲軸盤驅動,目的為了減少遲滯反應、滑行熄火,種種減少引擎負載下,達到省油效果。
C 200這具代號M264 BSG的1.5升四缸渦輪,最大輸出184hp/28.5kgm,搭配的EQ Boost微油電系統,提供14hp/16.3kgm助力,在2500rpm轉內有最佳32.6kgm的綜效扭力,能源局平均油耗為15.6km/L。
C200從發動瞬間,就可以感受出與一般車的差異,48V馬達較傳統啟動馬達有更大的功率,因此可將引擎更快帶入工作轉速,於車內、外,都可以感受到啟動瞬間的噪音減少,車內更直接察覺出發動時的抖動感降低。
另一項好處在於使用怠速熄火上,引擎啟動的瞬間變得平順,動力開始介入的過程也難以發現,熄火時也因較大的電壓值,可穩定提供空調,都是舒適度能因此提升的原因之一;經濟效益上,其ECO模式,滑時行引擎可直接關閉供油(時速40~160km/h間支援),宣稱能因此提升一成的油耗表現,只不過仍無法純電行駛。
小改款以C 300取代C 250車型,同樣維持2.0升四缸渦輪,但換上全新M264引擎,導入全鋁合金材質減少磨損,不過並無EQ Boost微油電系統,最大輸出達258hp/37.7kgm,帳面數據與對手BMW 330i的 252hp/35.7kgm幾近相同,至於AMG C43仍為3.0升V6雙渦輪,最大馬力上調至390hp,最大扭力維持53.0kgm,最入門的C 180仍是1.6升四缸渦輪。
內裝配備 數位儀錶+全新方向盤
內裝維持舊有設計,除了小細節修飾外,最大改變在於導入數位儀錶與新式方向盤,朝向S-Class與E-Class看齊,由於本身中控設計限制,不像兩大哥可接將數位儀錶與多媒體螢幕串聯顯示,少了點前衛感,但個人認為這樣的設計方式較能將傳統與數位化並存。
這具12.3吋數位儀錶可切換前衛、古典與運動三種模式,為C 300以上車型標配,C 200以下標配5.5吋儀錶+傳統指針,亦可透過選配升級,不過同時也須將多媒體螢幕選配至10.25吋。
而在這具新式方向盤與S-Class布局相同,在左右功能鍵新增一塊黑色觸控按鍵,滑動選項顯得直覺,同時也將ACC控制桿整合至左側功能區塊,操作上的視覺動線更不受阻礙,並依車型不同在材質與造型作出區隔。
這具10.25吋多媒體螢幕為C 300車型以上標配,C 200以下車型亦可選配(標配為7吋),可顯示的資訊功能也有所增加,附帶一提,自明年起生產的C-Class,才可搭配Mercedes Me後,操作如遠端啟動引擎等功能。
以163公分成人男性示範下,膝部空間約有3顆拳頭寬,頭部空間約有2顆拳頭多的餘裕,礙於後驅,有中央傳動軸,中央底板的隆起程度仍舊偏高,影響滿員乘坐,其中電動天窗則是需C 300以上車型才能擁有。
外觀設計 燈組變化動刀多
外觀上,注重在新式樣頭尾燈組與前後保桿調整,例如前下氣壩造型較收歛之外,也縮小左右氣壩的開口面積,同時AMG Line套件外觀的網點氣壩,改成兩道鰭片,水箱護罩也改為網點化。
全車系標配LED頭燈,區分上近光燈、下遠光燈各4組LED光源,而Multibeam LED智慧型頭燈組為選配項目,透過84顆LED光源,能自行控制光源調節,照射距離達650m。
輪圈配置上,小改款新增10餘款新造型輪圈可選,圖中的C200則是標配225/50R17的馬牌ContiSportContact5。
尾燈設計上,差異最大即Sedan車型,將內部燈組LED導光條改為「C」字造型,提升辨識度,而Estate、Coupe與敞篷則是維持雙環設計。
BMW 3系列 增配備補足戰力
面對C-Class小改款上市在即,首當其衝的便是BMW 3系列,在海外即將發表大改款世代,在國內只得加配備又降價的方式,為末代車延續戰力,針對318i及320i M Sport兩款推出「豪華白金版」,各自分別有著26萬、30萬的降價幅度;而邁入G20新世代的3系列,預計導入數位儀錶與最新iDrive介面,同樣來自高階車款7 Series及5 Series下放的科技,如手勢控制、遙控停車等。
Audi A4 國內市場競爭力偏低
現行B9世代的A4,比起其餘兩位對手,算是較早導入數位儀錶的車款,且在國內規劃上,加上MMI 8.3吋多媒體螢幕、觸控手寫板與中文導航等配備,均為全車型標配,數位化十足,只可惜在國人品牌嗜好上,仍舊關愛雙B選項。
【編輯評論】
殺傷力十足的小改款C-Class在台銷量一直是榜上有名,甚至逐漸拉開與BMW 3 Series的差距,從數據上來看,截至8月仍能月銷651台(去年月平均953台),顯見即使邁入末代仍魅力十足,這次小改款工程,更是提升數位化水準,動力也有亮點,一口氣12種車型動力報到上市,1A1B傳統對手,皮不繃緊怎麼行?